【发展规划】广东财经大学“十三五”学科建设规划

发布时间:2017-01-20浏览次数:3136

进一步推动学科内涵式发展,实现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的突破,为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应用型财经大学奠定坚实基础,根据国家、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和《广东财经大学中长期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5年)》《广东财经大学“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等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背景分析

(一)学科布局

学校以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为主体,坚持商法融合,促进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同发展,已形成具有一定特色和优势的学科体系。学校现有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法学、管理科学与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统计学等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和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有工商管理(MBA)、法律(JM)、金融(MF)、保险(MI)、会计(MPAcc)、税务(MT)、公共管理(MPA)等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开设57个本科专业;设立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二)建设成效

1.学科水平

学校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和法学3个一级学科为第九轮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在广东省省属院校和全国同类院校中具有较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中国科教评价网和武汉大学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联合发布的《中国研究生教育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2016~2017)》中,我校工商管理学科进入全国前20%,金融(专业学位)进入全国前15强本科专业中的市场营销、法学、金融学、会计学、财政学等5个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市场营销专业为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2.人才队伍

学校汇聚了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师资,截至“十二五”末有专任教师1164人,其中正高职称教师211人,副高职称教师382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462人。有珠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珠江学者讲座教授2人(其中长江学者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2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省学位委员会委员1人、省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现有“百千万”人才培养计划国家级培养对象1人,3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入选财政部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工程,21人次入选广东高校“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省级培养对象,14人入选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项目;有广东省、广州市“十大中青年法学家”3人,“广东特支计划”青年文化英才1名、广东省青年文化英才1名、广东省理论宣传青年优秀人才1名。

3.科研实力

经过多年积累,尤其是通过“十二五”期间加大改革和政策引导力度,各学科的科研实力显著提升,实现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和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等多项重大突破;共获科研项目1155项,增长67.9%,其中国家级项目82项,增长148%;获科研项目经费1.58亿元,增长177%。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等权威和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970余篇,增长275%,被三大索引收录论文238篇,出版学术专著149部;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28项,增长133%。《广东财经大学学报》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4.社会服务

“十二五”期间,学校紧密结合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开展社会服务,加强校政行企协同创新,共获得横向项目经费5611万元,增长2.7倍;“珠三角科技金融产业协同创新发展中心”获批为广东省首批协同创新发展中心,“开放型经济创新研究中心”获批为广东省首批决策咨询研究基地;共建了税务干部进修学院等11个校政行企协同育人一体化平台;36名专家学者被聘为各级人大和政府立法顾问、财经顾问、决策咨询顾问和应急管理顾问等;率先成立了广东高校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发起成立了华南商业智库,牵头起草了《广东省社会科学普及条例》等多项重要地方法规,《广东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报告》等多项研究咨询报告获省委主要领导批示。

(三)问题与不足

争创高水平学科的基础不够雄厚。学科方向凝练深度不够,特色优势不够突出,尚未形成影响力大、贡献度高的学科高峰;学科团队中的领军人才匮乏,中青年学术骨干的培养力度有限,团队整体水平有待提升;学校鼓励学科交叉融合的体制机制尚未完善,各学科间寻求交叉融合的意识不强,学科间协调成本较高、难度较大,研究人员跨院系沟通和流动困难。

产出高水平学科成果的能力不强。各学科整合资源争取国家级重大项目的能力不强,获得的国家级重大项目少;产出有重大影响的原创性、标志性成果不多,在国内外权威期刊上发表的代表作数量和质量均亟待提升,获得国家级科研成果奖少,服务地方创新发展能力有待增强。

二、机遇与挑战

(一)机遇

国家启动“双一流”建设战略,明确提出破除高校身份固化,促进公平竞争,鼓励和支持不同类型大学和学科差别化发展,办出自身特色。政府大力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我校成为广东省本科转型试点单位,将获得政策资金舆论等方面的有关支持。广东省继续实施以“创新强校工程”为引领的各类建设计划和项目,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和措施,为学校学科布局、内涵建设和体制机制改革等提供了政策依据和资金支持。

(二)挑战

政府不断强化一级学科管理,学科评估和资源配置按一级学科进行,二级学科在学科建设中的地位逐步淡化,而学校尚未形成有效的一级学科建设管理体制机制。国家对学位授权点布局实行“总量控制、动态调整”的新思路,直接加大了各高校学科建设间的竞争,对于授权一级学科不多,尚未获得博士授权资格的我校而言,将面临巨大压力和挑战。

三、建设思路和建设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双一流”建设和广东省“双高”建设等有关文件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广东财经大学章程》《广东财经大学中长期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5年)》和《广东财经大学“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紧密围绕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主动服务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融合发展、错位发展、特色发展为主线,以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为抓手,以争取博士学位授权为突破点,突出机制模式创新与务实推动,强化考核评估与支撑服务,统一认识,聚心凝力,推动学科建设水平再上新台阶,以学科建设水平的提升带动学校整体发展

(二)建设方针

——创新机制,整合资源。适应学科建设发展需要,破除学科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改革管理体制,创新学科建设运行机制,大力整合师资队伍、创新平台、实验室、学科建设经费等学科资源,推进学科快速发展。

——促进交叉,协调发展。大力促进优势学科间以及其他学科与优势学科形成关联互动,通过强强联合、以强带弱等方式,带动其他学科的壮大发展并大力培植新的学科增长点,进一步推动多学科的协调发展。

——分类建设,提升实力。加强顶层规划设计,在科学分析各学科发展现状和发展潜力基础上,分类规划不同学科的发展路线图,明确不同学科发展目标,实现学科水平实力的整体提升。

——突出重点,力争“博点”。集中优势资源,重点建设已有较强实力的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法学等主体优势学科及相关支撑学科,重点加强学科核心竞争力和学科特色的建设,使之上水平、攀高峰,力争实现博士授权的重大突破。

(三)战略目标

按照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应用型财经大学的总要求,深度对接现代服务业,强力推进学科竞争力的提升。到2020年,以经管法为主体,经管法文理工艺融合发展、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学科格局更加完备,其中,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法学优势重点学科力争实现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的突破,成为省级攀峰学科或高水平重点建设学科,国内知名度和影响力显著增强,学科排名进入全国财经类高校前15位;文理工艺等学科建设迈上新台阶,部分特色研究方向达到省内知名或领先水平,实现内涵发展;交叉学科培育实现跨越发展,成为学科新的增长点;硕士点的覆盖面进一步得到扩大。

(四)主要发展指标

力争实现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的突破,新增硕士学位授权学科4个以上(含专业学位类别)。在学科队伍建设方面,新引进或培育在国内有较高知名度的学科领军人才3名左右,汇聚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术带头人20名左右,培育有较强创新能力、较丰硕研究成果的学术骨干150名左右,力争打造2个以上在省内外有重要影响和明显学科特色的创新团队,争取在国家级创新团队方面取得突破。在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方面,建设省级科研平台4-5个,省级智库2-3个;新增3个以上国家级重大项目或教育部重大公关项目,国家级一般项目每年不少于30项;新增3项高等学校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3-5项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加强为广东地方政府资政建言能力,参与省市相关规划制定、文件出台、绩效评估等重要工作,获省部级以上领导肯定批示或者采纳的重要咨询决策成果不少于10篇。

四、建设任务

(一)实施“申博”学科攀登计划

纳入“申博”学科攀登计划的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法学承担我校争取博士授权学科的主体责任。在“十三五”期间,瞄准学科发展前沿,面向国家和广东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进一步凝练、深化特色研究方向,围绕特色研究方向,着力引进高水平领军人才,汇聚一批学术水平高、发展潜力大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不断加大对团队成员的培养力度,逐步打造若干结构合理、各具特色、学术造诣高的卓越学科团队。以学科团队建设为核心,以重点科研平台为依托,以重大理论问题为导向,响应国家和地方重大需求,组织部署若干冲击国家级重大项目的联合攻关团队。以重大项目为基础,催生一批有影响力的标志性、原创性研究成果,打造学术创新的核心竞争力。力争通过五年的重点建设,使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法学进入省内同类学科的前3位、全国财经类高校的前15位,为争取博士学位授权和省级攀峰学科或高水平重点建设学科的突破奠定坚实基础。同时,进一步加快“申博”学科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的工作,积极探索建立与联合培养单位从招生、培养到毕业,以及从教育到科研的全方位深度融合体制机制,为我校积累博士研究生培养经验做出积极贡献。

(二)实施文、理、工、艺学科提升计划

进一步提高文、理、工、艺等学科的竞争实力,力争使学科整体或若干特色研究方向达到省内知名或领先水平。文、理、工、艺等学科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进一步明确自身定位和目标,找准主攻方向,走错位竞争发展道路,在与优势学科融合发展的同时,形成自身特色和相对优势。通过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给予必要扶持,使这些学科建设基础条件显著改善、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明显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更具特色,总体学科水平得到较大提升——统计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力争进入省内同类学科的前5位,管理科学与工程和外国语言文学中的特色领域或方向在省内具有明显竞争优势或较高知名度,争取在理论经济学、公共管理、中国语言文学、社会学、地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设计学等学科和审计、艺术、翻译、出版、社会工作、旅游管理、应用统计、国际商务、资产评估、应用心理、工程、教育等专业学位类别中产生若干硕士学位授权点,各学科某些研究方向达到省内先进水平,最终与优势主体学科形成一个纵横交错、相互支撑的学科网络,从而达到相互促进、协同发展。

(三)实施交叉学科培育计划

以“入主流、重交叉、创特色”为建设思路,通过把握“一带一路”“互联网+”“大数据”“双创”及自贸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部署,结合《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在与广东现代服务业密切相关的领域发展以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为主导、理论与实践相渗透、特色与优势相结合的新兴交叉学科,如互联网+现代金融、互联网+现代商务、宪政与公共财政数据科学、信息服务、文化创意、旅游服务、财经新闻、媒介经营管理、品牌传播等,大力培育新的增长点。充分鼓励学科带头人大胆创新,先行先试,特色发展,形成相关学科的优势组合,加强联合攻关和横向合作,冲击学科研究的前沿领域。根据培育情况,适时增设已做出一定成绩、有发展潜力的新兴交叉学科,硕士学位二级授权学科的自主设置向交叉学科、新兴学科倾斜,为学科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奠定基础。

五、建设举措

为实现上述目标任务,将着力在创新学科建设体制机制、整合凝练学科方向、建设高水平学科梯队、培育产出高水平研究成果等方面采取有力举措。

(一) 创新学科建设体制机制

1.完善校院两级治理机制

切实发挥专家决策咨询机构和学科建设职能部门的作用。制定《广东财经大学学术委员会学科建设委员会工作规程》,明确学科建设委员会议事规程、职责与权利,充分发挥委员会在学校学科建设规划、布局调整、重大改革和项目建设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学科建设职能部门承担校院的学科建设责权,进一步加强对学科总体战略和布局的长期跟踪研判,科学制定和组织实施学科建设规划,动态调整优化学科布局,统筹配置学科资源,完善学科绩效评价等。

对于涉及多个单位的一级学科,设立一级学科建设管理委员会(简称“管委会”),探索校—管委会两级管理体制,明确管委会的责、权、利,确立学校对管委会实行直接领导,充分发挥管委会在一级学科内部的组织、协调及引导作用。各学院承担学科建设的主体责任,保障落实相关学科建设方面的具体任务,充分激发各学科方向团队建设学科的积极性,切实发挥教学院(部)教授委员会在学科规划编制、主攻方向确定、学科特色打造等方面的咨询建议功能。

2.健全学科内部治理机制

理顺学科负责人、学科带头人及学术骨干之间的关系。学科负责人原则上应是某一研究方向的学科带头人;学科负责人应在本学科中具有一定的威望和较强的统筹协调能力;学科带头人应具备较高的学术造诣和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学术骨干应在本学科方向具有较丰硕的学术成果和良好的教学科研能力。

在学科建设过程中,学科负责人根据社会需求和建设目标,制定规划、组织队伍、协调关系、配置资源、谋划发展;学科带头人在学科负责人的领导下,确定学术研究的导向性问题,承担在学科方向凝练、建设重点、梯队建设、科研攻关、学术交流以及与本学科建设相关的申报、评估、验收等方面的责任;学术骨干重点围绕学科方向,参与学科建设各项任务,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平台建设中发挥骨干作用,争取高质量学术成果。

3.探索“学科特区”运行机制

结合学校当前学科建设现状和目标,设立“学科特区”,明确“学科特区”建设思路,确定申报条件和遴选程序。制定《广东财经大学“学科特区”建设管理办法》及一系列相关配套政策制度,明晰学科特区内学科的建设目标、建设方式、建设内容、建设时间安排、中期检查与评估办法以及鼓励、倾斜政策等内容,力求突破现有学科组织结构模式,打破现有院所、学科界限,创立全新管理机制,通过在“人、财、物”等各方面采取特殊运作方式,构筑人才高地,强化资源投入与考核评估,促使特区学科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引进领军人才、强化学科特色、打造卓越学科团队、构建高水平学科平台、产出重大成果和服务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突破,实现超常规发展。

4.强化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的互动机制

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的互动,注重科教融合、产学结合,强化协同育人,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和模式。倡导教师把创新思想、创新方法、学科及相关行业发展前沿信息等带入课堂。探索向研究生开放校内学科资源的方式方法,坚持将研究生培养工作与参与重大课题工作相结合与解决重大实践问题相结合,依托问题导向的课题研究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真正建立以创新为灵魂、以导师为关键、以解决科学或实践问题为核心的研究生培养机制,促进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同时发挥研究生对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拉动作用

(二)整合凝练学科方向

1.学校根据战略任务需要主导组织整合学科方向

着力构建跨学科平台,促进学科方向的交叉融合。通过积极探索科研组织模式从封闭、分割方式向开放、协同的方式转变,促进协同创新,建立机构开放、人员流动、内外联合的科研组织。逐步实现创新要素与资源从孤立、分散的状态向汇聚、融合的方向转变,围绕重点方向汇聚创新力量,引导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团队和政府、企业行业、研究院所、社会组织以及国际创新力量等,共同开展深层次、大规模的科技创新合作,共建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协同、多技术集成的协同创新平台

加快建立全校性跨学科重大问题应急研究机制。针对国家和广东省重大发展战略及应急研究的热点问题,将重大热点问题的任务领域与学科的应用性前沿领域相连接,组织全校学术骨干力量开展重点应急研究,通过重大任务项目的突破促进相关学科方向的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并产生极具时效性的重大咨询决策研究成果,更好服务国家和地方,提升学校学术声誉。

2.学科点根据优势特色与社会需求凝练学科方向

学科点在研究分析学科内涵、自身优势特色和社会需求的基础上,选择确定重点优先发展的学术研究方向。学科方向的凝练瞄准学科发展前沿,突出强化前瞻性应用研究,以坚实的学术理论基础、独特的学术特色、较高层次的科学研究课题和丰厚的研究成果为支撑,并契合国家地区重大发展需求。

为使学科方向得以稳定存在和不断延续,组织学术骨干大力争取与之吻合的研究课题或项目,重视对该方向储备性课题、主攻性课题和服务型课题的统筹兼顾。以储备性课题的先行研究,创造出主攻性课题的竞争优势;以主攻性课题的创新成果,赢得服务型课题的择优承担;以服务型课题的补偿收益,进一步支持新的储备性课题,从而将所凝练的学科方向建设带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三)建设高水平学科梯队

1.加强学术领军人才引育力度

在优势重点学科特色研究方向,通过“珠江学者”“南岭学者”杰出人才和领军人才特聘岗位等,有重点的引进具有广泛学术影响力、创新能力强、能带领学科团队攀登学科高峰的领军人物;切实加大对高层次学术带头人的支持力度,建立学科带头人(含学科负责人)遴选制度和责任制度,引导和激励学术带头人切实发挥领军作用,并着力营造能让学术领军人才施展才干、发挥学术领军作用的学术环境。

2.加大青年学术骨干培育力度

通过“南岭学者”青年拔尖人才特聘岗位、“卓越青年教师”校长特聘教授、优秀博士引进计划等,汇聚一批学术水平高、发展潜力大的学术骨干和学术新人;依托我校青年教师学术活动资助计划,对学术发展潜力突出的中青年教师给予重点支持和培养,促使他们脱颖而出。进一步加强国际学术交流,鼓励支持教师赴海外研修,参加相关学科的国际学术会议,与国外学者合作开展研究、撰写论文等,不断拓宽学科团队的国际视野,提升教师国际化水平。

3.强化学科基础队伍建设力度

按照学校事业发展规划,结合国家相关评估指标及“申博”条件要求,进一步做好各学科专任教师总量的调控,在大力引进、培育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的同时,积极稳妥地扩展具有海内外知名高校博士学位的师资规模,加大专任教师赴海外研修支持力度,为各学科的发展储备优质后备力量。

4.构建结构合理的学科梯队

在加大对学术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和青年教师的引进、培养和支持力度的基础上,力争到2020年,学校整体学科队伍中具有一批国内知名的学科领军人才,汇聚一批具有国内影响力的学术带头人,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国际视野宽、研究成果丰的学术骨干,打造若干在国内有一定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教学科研创新团队。

(四)培育产出高水平研究成果

1.深化科研评价机制改革

加强多部门协同,制定深化科研评价机制改革的实施方案。实行分类评价,建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以及成果转化等科研业绩等效评价机制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的业绩评价更加注重科研创新的同行影响力,技术开发、成果转化的业绩评价更加注重市场需求和效益。根据科研人员的不同岗位类型,合理设置相应的考核办法、考核标准与考核周期。根据不同类型科研活动的特点和不同类型科研项目管理要求,对符合条件的科研人员适当延长考核周期,为科研人员潜心研究、专注开发等创造条件、提供支持。

2.创新科研管理制度

以问题为导向、以绩效为杠杆,修订完善系列科研管理制度文件。引导科研人员做基于问题的科学研究,促进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协调发展。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培养一批潜心学术研究的科研骨干,使我校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较大突破,为应用研究能力提升提供坚实的理论保障;突出应用研究,用好政府与社会两种资源,拓展与企事业单位合作的深度与广度,积极探索理论联系实际新模式和基础研究向应用研究转化的途径。

3.完善研究成果奖励办法

进一步完善论文和专著的奖励办法,改变纯论文导向,推进“问题导向”的成果评价机制改革。继续加大对标志性科研成果的奖励力度,完善对核心期刊论文的奖励。适时实施后期资助项目,出版系列“广财文库”;完善专著奖励办法。实现在核心期刊和权威期刊发表论文数的持续增长;实现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等国内顶级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的新突破,以及在国际顶级或权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的突破。完善应用研究成果的奖励,建立科学合理的应用研究成果评价体系,补充完善各类应用研究成果的奖励细则,增加立法服务、规划制订、培训讲座、重要报纸理论文章及高水平研究报告等应用研究成果的奖励。

六、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学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总体协调学科建设各项工作;各教学、科研单位成立学科建设工作小组,保障学科建设工作的层层落实;优化专兼职相结合的学科建设管理服务队伍,定期研讨工作,提高相关人员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打造一支高效、精干、稳定的管理队伍。

(二)机制保障

1.健全运行机制

建立健全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完善决策论证审议制度,以保证决策科学性;定期对决策的做出、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反馈,以便修正或纠正决策。由于学科建设工作涉及面宽,为确保各系统和各要素之间紧密协作、高效运行,在实行目标管理基础上,各部门、各层次、各环节之间应进一步加强信息沟通,并通过建立良好的协商机制来解决可能产生的冲突。

2.强化动力机制

构建科学合理的学科评价机制,强化学科评估、学位点专项评估与合格评估结果在学科建设资源配置和学科布局动态调整中的运用。进一步强化学科建设激励机制,对于在学科建设工作中推进得力、成效突出、做出杰出业绩的个人或团队,根据贡献大小,给予专门奖励和配套建设经费支持。建立更加公平、公开的竞争机制,在学科建设经费分配、学科团队建设、创新平台建设、各类学科建设项目申报等工作中充分引入竞争,实行优胜劣汰,激发各级组织活力,使学科建设的有限资源得到最优配置,发挥最大效益。

3.完善制约机制

强化行政监督,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对涉及人、财、物等的资源配置加强监管。在学科建设管理中强调学术权力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学术监督制度建设,通过完善学科评价公示制、公开答辩制、匿名评审制、责任追究制等制度,使学术权力沿着规范性和程序性的轨道运行,增强学科管理的公正性。

(三)资源保障

1.加大建设经费保障力度

发挥各类财政资金的引导、带动和放大作用,通过多种方式拓宽学科建设经费来源,逐步形成政府、高校和社会相结合的投入机制。进一步健全常规经费和专项经费相结合的经费投入方式;逐步完善“前期投入+后期奖补”的资金配置模式,设立学科建设专项奖励经费。加强学科建设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督与检查,建立和完善与学科评估绩效指标相挂钩的拨款机制,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2.开放共享各类平台资源

推进学科信息平台建设,实现校内科研、教学、人事、学生等系统的数据共享,为学科建设提供信息服务和决策支持。加快实验室平台建设,形成校院两级平台纵向协调发展,公共与专业平台横向互补的实验平台架构,增强实验室对教学科研的支撑能力。建立创新平台或实验室开放共享的管理机制,提高仪器设备和其他资源使用效率。进一步完善学科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加强体现学科优势的特色馆藏建设,优化文献资源结构,积极购买高质量外文数据库,进一步增加数字资源和数字信息服务的比重。